阅读历史 |

第六百九十二章 备用电厂(1 / 2)

加入书签

不过,阮大清涵养不错,心里默默吐槽,脸上却不动声色,甚至还带着几分微笑。

“什么事?你说说看,是不是因为停电的事?”

陈飞笑道:“也是,也不是。”

阮大清微微一愣,“这怎么说?”

陈飞笑道:“我想再建一个电厂,你们看能不能行?”

和他在江城开运输公司一样,但凡有被掐脖子的感觉,就自己整一个出来。

“再建一个电厂?”

阮大清惊讶的坐直了身子,“电厂可是公用事业,和你的私营企业完全不一样,这恐怕不能行吧?”

朱大明也笑着说,“陈飞你放心,电力的事已经妥善解决了,以后不会再无缘无故的停电了!”

陈飞笑了笑,“虽然是暂时解决了,但是电厂设备老化是事实,每年都有停电也是事实,县里有能力彻底解决吗?”

“这……你是有所不知啊!”

朱大明尴尬的笑了笑,“咱们县虽然不是贫困县,但是几个厂效益都一般,每年交的税很少,财政困难,想彻底解决问题很难啊!”

“所以我才想自己建一个电厂。”

陈飞趁机说道:“你们没能力解决,我自己想办法建一个,这总行吧?”

一群领导们面面相觑。

“这能行吗?”

“没听说过个人建电厂的!”

“电力是公用事业,这样做肯定不合适!”

朱大明语重心长的说:“陈飞同志,你这个想法是好的,但估计不能行啊,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个事情还没有遇到过,所以……”

还是不够开放啊!

陈飞心里感叹着,脸上却略带调侃的笑,“那就是不能行咯?”

朱大明尬笑,“确实不好办啊!”

陈飞笑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既然建厂不行的话,那咱换个方式,我出资,有我们温泉镇政府出地皮,建一个电厂怎样?”

朱大明与阮大清对视一眼,

“这、这能行吗?”

陈飞笑道:“怎么不能行?我在县城建的交易市场,不也是公私合营的?”

“这倒是有几分道理,不过交易市场和电厂不一样啊,不能混为一谈,大家说呢?”

朱大明委婉的表示拒绝,随即又把问题抛给在座的众人。

众人议论纷纷,但都保持谨慎态度。

众所周知,电力属于特殊的行业,它服务于大众,而且从明面上来说,价格受国家制定,还真和其他行业不太一样。

对此,陈飞表示理解。

“不行的话就暂时算了,不过以后我的调味品订单会越来越多,即便是偶尔停一次电,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我只能自己建一个备用的小发电厂,就在加工厂里面,遇见停电的时候就临时应急,平时不用,这样可以吧?”

朱大明问,“那你用什么发电?”

陈飞笑道:“当然用柴油发电机,用的时候打开,平时不用就放着,比较划算。”

其实后来,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备用电厂,如果临时停电的话,可以应应急。

“这样似乎可以,阮书记,你说呢?”

朱大明把决策权交给了阮大清,毕竟书记才是一把手,他不能越俎代庖。

阮大清点点头,“如果是备用电厂的话,应该可以,我想也没有人拿这个说事,大家觉得呢?”

众人纷纷表态。

“当然,只要不违反原则就行。”

“经济要发展,但是原则不能丢,我想陈飞同志一定会理解的。”

“扒拉扒拉……”

于是事情就这样定调了。

事实上陈飞也就是那么一说,电价受国家调控,利润有限,哪有他做其他生意赚钱?

只不过是不想受制于人,所以才有这个想法。

既然行不通的话,就换个方式好了。

这时,栗冬及时转移话题。

“阮书记,朱县长,我觉得咱们可以加大宣传力度了,争取今年一年,把陈飞的事迹推广到全国,力争做到家喻户晓。”

栗冬的意思是尽快把陈飞推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不过这话他暂时没有和其他人提,只有他和陈飞知道。

有些事不能说的太早,不然传出去,大家都知道了,最后却没有成功,就会成为笑柄,对当事人很不利。

所以栗冬和陈飞都很默契的没有在外人面前提这个问题,只是正常的宣传。

阮大清看向宣传部长丁策,“丁部长,你觉得呢?”

丁策苦笑道:“这个有难度啊,咱们就是一个县,电视台顶多影响周边几个县,超出这个范围,几乎没有影响力,所以……”

“我明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