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六十一章 换一家继续谈(1 / 2)

加入书签

提起儿子,老两口就忍不住的笑。

“是的呢,我儿子在当兵,副团长,马上要提团长呢!”

“唯一不好的就是常年在外,一年回来不了几天!”

虽然有些抱怨,但更多的是骄傲。

可怜天下父母心,都想说让孩子能够拥有更好的将来。

这老两口也不例外,提起儿子,脸上的褶子都带着笑。

陈飞不由赞了一句,“大哥可真有出息!”

“那可不!”

兰英丝毫都不谦虚,“他自己在外面闯,还自己找了对象,听说是他师长的女儿呢!”

老褚笑呵呵的打断她。

“看你,客人来了吗,你说这些干啥?”

兰英不以为意,“家里轻易不来人,我和人分享一下怎么了?”

不得不说,儿子事业有成是好事,但伴随而来的就是分离。

一年到头难得见一次面,见面就是分离。

还没到家就准备着买返程票。

所谓有舍才有得吧!

陈飞笑问:“不瞒您说,我们想把房子买下来做生意,你们看能行吗?”

兰英脱口而出道:“卖了也行,之前儿子就说让我们把房子卖了,搬去和他住一起,我们老两口合计着,住了这么多年了,有些舍不得,就一直没有卖!”

老褚碰了她一下,“你说这些干啥?谈房子就谈房子,东拉西扯的像什么样子,让客人笑话。”

心里话,还没谈价钱呢,你就把家底全抖落出来了,这还怎么谈?

此时尚梦竹优雅一笑,“老褚,大婶说的很好啊,我们不介意的,而且也不会故意压价。”

老褚讪笑一声,“我不是那个意思。”

尚梦竹道:“我出个价您听听?”

“中,你说。”

尚梦竹想了想,说道:“你们二位是军属,我很敬重,就不拐弯抹角了,我出三千块买你们这处房子,你们看意下如何?”

看这里的行情,三千以下大抵是没有希望的。

尚梦竹猜想是最近做生意的人逐渐多起来,导致租房子的人多了。

水涨船高,价钱就起来了。

还想像以前那样两千多块钱买到有点难度。

自己又不差钱,所以开门见山,直接出了个比较高的价格。

不过也没有出太高,还留有余地。

老褚点头道:“价钱倒还可以,就是我们还没有下定决心卖啊!万一以后老了想回来,家没了,似乎是不太好!”

华夏人的习惯,喜欢讲究落叶归根。

到老了,有很多人就会怀念故土,这是几千年留下来的传统习惯,一时半会儿很难改变。

尚梦竹嫣然一笑道,“你们二位的心情我理解,不过也不一定回来不是么?这样,我再加一千,你们觉得行就卖,不行就再考虑考虑。”

这话说的非常诚恳,老褚和兰英对视一眼,“你说咋办?要不咱就卖了?”

兰英显然有些心动,“儿子不说了么,媳妇快生了,咱们拿着钱,正好去抱孙子去!”

老褚也被她说动了。

“那咱就卖?”

“卖!”

“卖就卖!我豁出去了!”

老褚一副割肉的样子。

毕竟住了几十年的房子,都有感情了,突然一下子卖出去,还真有些心疼。

陈飞与尚梦竹会心一笑,提醒道:“老褚,婶子,虽然你们把房子卖了,但是也要留点养老,不要一下子全给儿媳妇!”

按说以儿媳妇家的身份,不会贪图这些钱,但是人心难测,尤其是自古以来,婆媳关系的复杂性,还是有些保留为好。

譬如骂人。

亲妈骂一句,生气一会儿就好了。

婆婆骂一句,能记一年。

甚至一辈子!

有些老人掏心掏肺,恨不能把所有积蓄全部给孩子,可换来的结果往往是不尽人意。

没有了利用价值,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这句话永远不过期。

老褚笑道:“你们说的我们都懂,放心吧,不会一下子交出去的。”

接下来自然是签合同,按手印。

老两口提议容他们一两天,等买了车票,再把东西收拾收拾再走,钱可以晚点给。

陈飞笑道:“你们此行肯定要买东西,手里没钱不行,这样,先给你们一千,等你们走的时候,把剩下的尾款结清。”

“行,就按你说的做。”

老褚和兰英很干脆的答应了。

于是尚梦竹数了一千块钱,便拉着陈飞心满意足的走了出去。

“陈飞,又买成一处房子,今天我请客,咱们去吃好吃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