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3章 凌墨萧半夜回府(2 / 3)

加入书签

他们心里都门清,来幽州的这批流寇,不可能是济州士族怂恿的。

那就是别的州城也想来掺一脚,既然伸了脚,管你缩回去的有多快,都得砍了!

要治外患,外治内忧!

明年凌王自是要强攻北疆的,王妃被掳之仇,他不可能只杀一个主将就算了。

更何况,不止他的王妃,还有那么多边关百姓在北疆为奴为娼,等着夏军去救。

鞑子之祸,已经困扰了大夏数百年,是时候该终结了。

故而,今年这个长冬,他一定要将幽州附近几个州城清理干净,那些会阻碍幽州发展,会阻碍他攻打北疆的存在。

一个不留,全部清除!

知道凌墨萧的打算,沈冬素有点激动了,搓着手问庞先生:

“我们能做点什么?”

庞先生一个激灵,王妃莫不是也想带一支军队出去,把那个不长眼的士族给灭了?

忙提醒道:“王爷在济州征了三万新兵,两万随军,不日将到达幽州。”

“新兵会直接去军营训练,这随军,不如王妃来安置?”

随军就是这些新兵的家属,或是不适合当兵,但有一技之长,能在军营讨生活的人。

沈冬素瞬间来了兴趣,军中正缺护士呢,先挑一批女孩子出来培训。

再送一批到海边基地建设,还有开荒的军囤田,需要大量农户来种植。

沈冬素再次抄作业,生产建设兵团制走起,先草拟一份企划书给庞先生看。

庞先生只草草一看就被吸引住了,这个制度若实施得好,不光能安置随军。

以后边关都可按此制度来建设。

他不得不称赞一声,凌王妃腹有沟壑,妙计频生。

腊月初十这一天,济州的新兵和军随到达幽州。

同时送来的还有百车军资,和济州士族送的重礼。

没错,凌王杀了济州三分之一的士族,而剩下的还要送礼来讨好。

这就是展现了强大实力后,这些士族的反应。

他们从最开始的,要状告凌王,要团结反抗;再后来的,要平息凌王的怒火。

再到现在,状没法告,还要请凌王不要告济州的状。

毕竟他们的子弟确实去幽州生事了,那批流寇的头颅太有震慑力。

不过给本家的信该写还是得写,但态度已经从状告凌王,变成,凌王已经有了和太子一较高低的资本。

比起从未离开过长安的太子,久在边关领军的凌王,已经展现了他对外的雷霆手段。

和对百姓的仁慈之心。何况他还有一个极受百姓敬重的王妃。

不管长安是怎么传凌王妃,不管那些大士族和勋贵眼中,凌王妃是个多么卑贱的存在。

但在百姓眼里,他们不识陈皇后,不认张太子妃,只认凌王妃。

特别是在边关百姓心中,王妃的话比朝廷的圣旨还管用。只要是凌王的大旗所到之处,百姓皆听从其指示。

凌王早非那个灰溜溜逃回封地的残王,他站起来之后,再一次让世人见识到,战神王爷的风采。

若他打败北疆,手握重兵,那时太子在他眼里又算什么呢?

济州的士族不敢把话说得太明白,只在给长安本家的信中,透露凌王在边关做的事。

让他们有个警惕,早点做两手打算,别等哪一天,太子落败,全家跟着陪葬。

济州的情况,继续在别的州城上演。

特别是那些怂恿流寇的士族,凌墨萧抓着流寇首领指认,凡是被指认的士族子弟。

经过查证后,全家以谋逆罪论!

他就是要这么嚣张,就是要让世人知道,别打他王妃的主意。

想对付他,阴谋也好,阳谋也罢,只管来!

但胆敢对付他的王妃,那就是不死不休!

有些士族早早得到消息,连夜送自家子弟逃离,可那些士家子嚣张惯了。

又年轻气盛,哪里肯听长辈的话,在寒冬腊月逃离家?

一群年轻人凑到一起商量,干脆拿起武器跟凌王对着干!

他们又不是要反大夏,只是杀一个残暴狠戾的亲王而已。

如今大雪封路,信都送不出去,他们杀了人还可以推到鞑子头上。

只要他们团结一致,不让消息走漏,谁能知道凌王是怎么死的?

这群年轻人比李明玉那一群,更加有勇无谋,当然,也可能是看到济州的情况。

心里明白,不反抗是死,反抗也是死,不如轰轰烈烈地干他一场。

说不定成功了呢?那这北方,还是士族的天下。

总好过,在凌王手底下苟延残喘!我们可是延续了千年的士族,比大夏皇族的历史还要长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