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3章 我看见阿爷哭了(2 / 3)

加入书签

朝食感动得眼眶发热,这蒸花卷和豆包,姨母和大麦姐的天不亮就起来。

她忙坐下拿个葱油花卷吃:“小时候最盼去二姨母家玩,好吃姨母蒸的馒。我怎么会嫌弃!吃多久都不会腻。”

二姨母很是高兴,又让她尝豆包,说红豆料是大麦调的,不禁感叹一句,要是阿沅在,就包肉包,阿沅最会调肉馅了。

角落坐着的莫修谨闻言面色微变,他是最后一个知道阿沅姐去了滇州的,现在罗家人和卢家人都死绝了。

阿沅姐的事再也不怕有人知道,她可以大大方方地回家了。

莫修谨特地问了刘管家滇州的事,结果得知阿沅竟然拜入云谷医门为徒,甲十八也在滇州有事,今年是回不来了。

莫修谨想到过完年他就要和冬素去幽州,这次回家没能见到阿沅姐一面,太遗憾了。

二姨母指着桌上的菜一一介绍,粥是大姨母熬的,米粉是蒋氏炒的,几个炒菜是大麦炒的。

三个姨母都不会炒菜,毕竟炒锅还是沈冬素做的,她们之前从没炒过菜,还是在食肆的大麦,跟胖大厨学过炒菜。

这顿朝食吃的和昨晚的火锅一样温馨热闹,可惜的是,昨天的晚餐吃完还有宵夜和奶茶,而朝食一吃完,大家就该各自去干活了。

三个姨母要各回各家准备过年,大麦要进镇,食肆还在开着。

刘管家要回王府别院,莫修谨要陪母亲回家收拾收拾,准备过年。

仲阳和小虎要去上学,这么大雪天,学堂也不放假。当然,要是有孩子不去,夫子也不会追究。

可仲阳要准备童生试,是一天也不想缺课。至于小虎,他自然是想留在家里玩,冬素姐带回好多好玩的呢!

可他怕爷爷的鞭子,抽的是真痛!不信你看沈二叔,就被抽老实了。

等大家依依告别,屋子瞬间冷清了不少。蒋氏感觉人多的时候,她和女儿一屋呆着没啥,这人一少,总觉得混身刺绕的慌。

这个女儿自从母女俩因嫁傻子之事生了嫌隙,就没有和好。女儿不爱理她,她也不想放服软。

反正到现在蒋氏也没觉得自己做错了啥,还觉得沈冬素能有今日的福份,是一家人的功劳,又不是她一个人的。

要不是林钟去凌王府当差,她能结识凌王?

至于沈冬素,压根不在乎蒋氏对她的态度,甚至还担心蒋氏放低身段讨好她,她更能应对。

蒋氏在屋里坐了一会,就说要去米粉作坊,腊月里都备年货,米粉需要量大增。

沈父的脸色有点难堪,可当着沈冬素的面,他也不能强留蒋氏。

这是女儿婚后头一回单独回娘家,还是回来过年的,当娘的不应该跟女儿说说私房话吗?

那夫妻生活,公婆和顺之类的话,难道还让他这个当爹的问?

蒋氏的米粉作坊扩大了两回,现在最多能有三百个工人在里面干活,还有一些运货的帮工。

特别是这腊月,没有农活,连打猎打柴都很难,有一个一天管一顿干饭,还有几文的工钱,离家还近,作坊招人,你说大家抢不抢着来?

几乎全村老少都来米粉作坊干活,任由蒋氏挑选,不光是沈家村,余庄和蔡庄也有不少青壮妇人跑来。

沈爷爷和沈父从不过问米粉作坊的事,除非蒋氏要帮忙,他们是不管作坊赚多少钱的。

全当是蒋氏的嫁妆,但凡有骨气的男子,都不会用女人的嫁妆的。

蒋氏除了自己贴补家用,赚的银子都存起来,之前她是藏床头柜里,后来多的放不下,又怕家里遭贼。

仲阳就带她到县城钱庄开了个号,存满一百两就送到银庄。呃,题外话,那钱庄也是凌王的产业。

大掌柜一听是凌王丈母娘来存银子,给免了手续费。

没错,这年头往钱庄存钱,不光没利息,还要收保管费……

可以说,整个光州县,再没有比蒋氏日子过的舒心的妇人了。

上没婆婆压制,下没儿媳妇,公爹和丈夫尊重,儿子孝顺,并且还有一个几百人的大作坊。

就这她还是不满足,总念叨着去京城享清福。可惜没人顺她的话,在家念叨,被沈爷爷沈父说,被仲阳说。

跟三个姐姐念叨,大姨母和三姨母笑而不语,二姨母直接怼的她哑口无言。

“哪有有儿子的人家,跟女儿家享清福?你女媳可是王爷,你以为是上门女婿吗?”

……

见蒋氏真去米粉作坊,一家人都安静下来,还是沈冬素笑对林钟说:“哥,你送母亲过去,雪天路滑,小心点。”

蒋氏挥手道:“不用送,几步路的功夫。你今个把你妹妹带回来的东西归置一下,要送亲戚的早点送了。”

又对沈父道:“张屠夫来了你喊我,杀头猪宰两只羊,腊肉得赶紧腌了。”

沈父忍不住道:“那你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