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1章 不想她吃苦受罪(2 / 3)

加入书签

她在那小马车里,挨饿受冻,还要一直被迷药迷晕。

想到小丫头正遭的罪,凌墨萧就觉得心像针扎一样痛。

到底是从何时起,对小丫头的关心有变化呢?凌墨萧也说不清楚,从前想把她留在身边。

是因为她神奇的医术,和层出不绝的奇妙主意。而现在,多了一份另的情愫,不想她吃苦受罪。

宁可自己吃三颗药丸,忍受如火灼一样的痛苦,也要打消陈景曜的猜疑,放了沈冬素。

这个原因,他当然不会告诉沈冬素,任由她碎碎念着抱怨:‘不遵医嘱……’

陈景曜请辞回京的时候,已经是正月底,山泉冲刷积雪,山谷中已有青草发芽。

沈冬素一算时间,她已经整整一个月没回家了!

刘管家送陈景曜到县城,据说县太爷非常恭敬为他设了宴席。

然后甲四清理尾巴,将疑似陈景曜的内应、暗探统统拔除。

当然不是杀了,杀了更会让皇后起疑心。而是不动声色地调离,凌府别院,是一个内奸都不能留。

直到五天后,甲四确定府上恢复如初,陈景曜已经走出宜州,凌墨萧才准沈冬素回家。

让沈林钟送她回去的,沈冬素的衣裳还是在马车里换的,上马车的时候是沈冬大夫,下马车的时候,又变回普通农家女。

两兄妹虽只离家一个多月,可因为没在家过年、过元宵节,那感觉就像离家一年一样久!

马车才到河堤下,就听到小黑狗欢快的叫声,沈冬素不愿意再坐马车,跳下去往家里跑。

小黑狗长肥长大了许多,围着她又叫又跳。

很快听到动静的沈家人都出来了,蒋氏是最后一个出来的,不过她一看到沈林钟,就冲到众人前面。

眼眶蓄着泪,伸着双手高声喊:“我的儿啊!”

沈林钟尴尬地上前扶住她:“娘,我和妹妹这不是回家了嘛,别在门前哭,让人看笑话。”

沈冬素则扶着沈父,笑着向沈爷爷问好。小虎的头发长长了,扎了两上小角角。

小满跟她生分不少,躲在沈爷爷背后,小心地打量她,不敢上前亲近。

家门上贴的大红门联,过年挂的红灯笼还没摘下来。

不过处的牛棚修缮了,做红薯粉的村民伸头高声打招呼:

“冬素和林钟回来了!过年好啊!”

沈冬素笑着挥手,家里面到没什么变化,贡桌上多了些果盘,炸鱼、炸肉条的香味从橱柜里传来。

这是农村过年必备的肉菜,之前沈家备的过了初二就吃完了,今年看来蒋氏备了不少,都正月底了还没吃完。

她先回自己的房间转了一圈,什么东西都跟自己走时一样,小虎来烧炕,又给她厨房和洗手间的水缸和水槽打满水。

回家的感觉说不出来的惬意,特别是这回在凌府别院,算是跟坏人斗智斗勇。

她看似没干什么重活,可脑力劳作跟体力劳作的累是不一样的。

脱了靴子换上棉鞋,扑到棉软的被子里,她睡意来袭,正想睡一觉,就听仲阳在院子里开心地喊:

“姐!”

等仲阳冲进她的房间,看着壮了不少的小弟,沈冬素也舍不得睡了,忙拉他去沈爷爷房间说话吃零嘴。

沈父和蒋氏早拉着沈林钟到房间说去了,估计又是在催婚。

蒋氏现在觉得生活美满,让她犯愁的事就剩下沈林钟和沈冬素的婚事。

上回跟沈冬素因说亲吵架,她决定不管沈冬素了,先管长子的亲事。

反而是沈仲阳的学习问题,沈父和蒋氏一点也不在意,他们的态度就是,能考个秀才就是祖坟冒青烟。

真考不上也没事,反正家里现在不愁生计。

沈爷爷的房间里,沈冬素吃着瓜子,烤着红薯干和馍片,喝着红糖水,开心和三个孩子还有沈爷爷聊天。

当她问到大姨母和二姨母,正月食肆的生意怎么样时,几人才愣了一下。

然后才反应过来,沈冬素还不知道二姨母家发生的事。

仲阳不知该为阿沅姐高兴,还是该为再也见不到阿沅姐遗憾,尽量用极平静的语气,将事情前因后果说给沈冬素听。

沈冬素听的瞪大眼睛,满脸不可置信。以前她去凌府别院,每次回来沈家都有事。

这回去了一个月,二姨母家竟然发生这么大的事!

她想到之前阿沅姐的担忧,想到蒋氏和大姨母的隐瞒,原来是这个原因。

她忙问二姨母一家走多久了?一听正月初就走了,早就没法追了,估计一家人已经到了江南。

沈冬素干着急地在屋里转了几圈,急问:“没送信回来吗?那罗家待阿沅姐好吗?”

阿沅姐这不是真假千金掉包,而是真千金流落民间,可她是庶出的女儿,在那些勋贵大族,庶出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