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边境战事(1 / 2)

加入书签

顾若雪抬眸看向她,虽然她只静静不说话,但是顾若雪已经从她眼神中读懂了她的意思,李长山的动作既然已经惊动了皇后,让其不惜将自己放在身边为质。那么身为宫中护卫的楚云,自然也是知道这朝中风云定然与他脱不了干系

嫁给李长山至今,顾若雪发现他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变了很多。曾经最不受宠的皇子,逐渐露出自己的锋芒;曾经只愿与自己吟诗作画的闲散王爷,也在用他提笔的手搅弄着大庆朝堂

她不知道李长山如今在朝中是什么地位,但是单从皇后将自己和孩子困在宫中来看,恐怕他在朝堂中已经成为太子的威胁

她与楚云沉默片刻,过了一会,轻声道:“自立太子以来,朝中并没有出现第二个可与其分庭抗礼的皇子。毕竟其他的皇子跟太子比起来,并没有出色很多。再加上其正统之位,得朝中权臣们的支持,皇后娘娘又深得圣上宠爱,他日后继位也是没有悬念的”

这些她在闺中便已知晓,大庆的权臣们对圣上忠心耿耿,自然是站在正统之位,包括自己的父亲和兄长,当然,自己作为顾家的女子,曾经也是以父兄意愿为先。可如今,兄长的死疑点重重,太子与五皇子对于此事在朝堂中的种种行为,早就让她将这个所谓的太子放在了对立面。正当顾若雪沉思时,又听见楚云继续道:

“可如今,顾相辞官后,文臣一脉群龙无首,一些后起之秀的站位也着实看不懂,时而向着太子的观点,时而又支持恒王。武官一脉本就式微,兵部尚书算一个,此人老奸巨猾,只听圣上的。你兄长走后禁军这一支是由曾经在战场上和他一起立过功的陈升为首,但此人并非世家,在三年前边境一战后才慢慢升上来,所以他也没有明确的站位。太子的母家曹氏虽是世家大族,但早些年间皇上怕外戚专权影响到李家的地位,便只授予曹国丈和太子的舅舅一些无实权的高位。曹家暗中布置的势力也被恒王殿下在几个月之前以大理寺查案为由拔得连根不剩了”

顾若雪回想起年后的那些日子,李长山早出晚归的“查案”,不由得失笑,原来父亲那时的感觉是对的。如今听到楚云如此描述,她也大概明白。这样一来,太子在朝中的根基确实不如之前稳固

楚云继续道:“再加上,近几个月来恒王殿下协助各司办了好几桩要事,不仅得到了朝中一些大臣的认可,也让圣上对他刮目相看。”她环顾四周,咳了咳,继续小声道:“而太子殿下之前对与北狄联姻之事十分抗拒,如今两国交恶,圣上对他也颇有微词。”

顾若雪思忖了一会,大概明白了如今朝堂的局势。李长山现如今敢将自己的野心渐渐摆在明面上,也是料到如今大庆面对外敌,即使朝堂内部有纷争,圣上和大臣们也不会拿此事来做文章

“所以,即便如今朝堂内部存在波动,也不能放任北狄作恶而不管。边境百姓如今生活在水火之中,即使有求和和迎战的争执,但结果肯定也不能再拖了”

楚云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虽然朝中有求和派,但大庆毕竟不是软柿子,最终的结果还是会战。只是我听父亲说,如今边境的军士直接听命于圣上,而圣上也不可能亲自出征。”她顿了顿“恐怕,会挑一位皇子代他出征。”

顾若雪手指紧紧缠绕着手中的帕子,莫名地忐忑起来

“但是,圣上大概率会派太子出征。一来,此事因他而起,二来、毕竟是边境大军,皇上还是更愿意把这个权利给太子殿下”

顾若雪闻言轻轻舒了口气,松开手中的帕子

楚云看到她紧张的样子,安慰道:“虽说太子和恒王如今在朝堂都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是皇上明显还是想让太子多加历练。再者,你有了身子,圣上大概也不好让恒王远赴边境”

听了她的话,顾若雪突然有点心疼李长山。他内心大概很想替皇上亲征,也想在朝中证明自己,也想拥有这个机会吧

“不要想那么多,你安心养胎就行,朝堂和两国之间的事情你就不要操心了”楚云看她怅然若失的样子,柔声安慰着

顾若雪微微颔首,扯出一抹微笑“好”,接着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故作轻松道:“我呀,现在照顾好他就行”

“哈哈哈,对,照顾好我的小外甥!”

顾若雪又跟楚云聊了一些京城中的琐事,近日心中郁结的烦闷渐渐消散。临分别,楚云让她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她会常常来看望她们母子,若是朝中关于两国交战有了结论,定会及时告知

顾若雪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内心百转千回。曾经有些刁蛮泼辣的云姐姐,在兄长离开后好像一瞬间成长,眉眼间没有了当初的狡黠和灵动,更多的是浓浓的愁绪。她为云姐姐感到心疼,也为她和兄长无疾而终的爱情感到遗憾,更多的是无奈

回去的路上,她发现有一个眼熟的小宫女已经不在来时的人群中,便知晓,自己与云姐姐在御花园凉亭交谈的事情肯定已经传到了皇后耳朵里

不出她所料,刚回到殿内,皇后宫中便派人来请,顾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